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加强对我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指导,根据年度工作安排, 10月29日举办2023年秋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备课会。会议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海玲参加了此次备课会。
图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参加培训现场
本次备课会内容主要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2023年下辑)》在教学中的运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分析。本次备课会由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胡国胜教授主持,会议主要包括开幕式、专题报告、经验交流三个环节。
在专题报告环节,主要集中在理论讲授和对国内外形势发展的把握两个方面。
在理论知识的讲授中,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韩震教授作了《意识形态安全的文化审视与建构》的专题报告。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王炳林教授作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专题报告,主要从“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需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三个方面进行讲授。
图为王炳林教授授课
在对国内外形势发展的把握讲授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陈寒溪教授作了《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的挑战》的专题报告,深入剖析当前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并对中国外交关系进行了介绍。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曹宗平教授作了《全面把握经济发展形势,踔厉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专题报告,从对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和总体发展态势研判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应对之策的观点。
图为陈寒溪教授授课
在经验交流环节,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朱亚坤教授对“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作了相关经验交流,强调要将“灌输式”变成“启发式”,善于用小组讨论、课程实践、适度的翻转课堂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本门课程打造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政课,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吸引力。
在聆听各位专家的专题报告后,参训教师表示对《形势与政策》课的认识更加深入,将更加重视落实好“形势与政策”教研室集体备课会,正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育内容和教学设计;在课堂的讲授上,要与时俱进,增加对国家政策、社会时事的正确解读;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把握,持续推进课程建设,讲深、讲透、讲活“形势与政策”课。
撰稿人:陈海玲
审稿人:张静鑫
终审人:魏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