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3月2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召开专题会议,围绕“‘这十年,我们的故事’主题实践活动”展开深度研讨,集思广益制定活动方案与实施计划,旨在通过“个人叙事”与“国家发展”的对话,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
一、立足时代坐标,深挖叙事价值
会议伊始,教研室主任马玲副教授指出:“‘这十年’是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变革与人民获得感高度凝聚的十年。通过引导学生挖掘家庭故事中的时代印记,既能具象化呈现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也能激发青年与历史的情感共鸣。”马玲提出以“家庭相册解码时代”“老物件里的中国故事”等为切口,构建“微观叙事—中观分析—宏观升华”的三层故事学习链。
二、创新方案出炉,多维赋能育人
经充分研讨,活动方案呈现两大亮点:
1.“双轨并行”任务设计:学生需完成“家庭十年微史”采集(含视频访谈、老物件档案)与“理论关联分析”双报告,推动感性认知向理性升华跨越。
2.“四维评价”体系:从故事真实性、理论契合度、情感感染力、创新表达力四个维度进行评审,既保障叙事深度,又鼓励传播形式创新(如短视频、情景剧)。
图为研讨现场
三、计划稳步推进,期待育人实效
明确活动方案的制定时间、活动的开展时间,以及活动成果的展示时间,通过让青年在“小家”与“大国”的故事共振中,感悟“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接力,真正实现“以史育人、以情化人”的教学目标。此次教研室活动标志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三思”而行课堂实践教学改革实现了阶段性目标,后期的教学中会在此基础上持续优化,探索更受师生欢迎的实践活动。
撰稿人:马 玲
审稿人:何 娇
终审人:魏晓波